悟空观点

悟空观点丨RCEP与CIPS:开放中国的两大基石

发布日期:2021-11-18阅读数量:959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还有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韩国尚未走完国内流程,但不影响协定生效,巨大的经济车轮开动滚滚向前。


  RCEP生效,意味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将正式诞生,同时意味着中国开放的朋友圈将完成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将如同完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德国一样,具备极其巨大的网络韧性,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或联盟可以动摇和攻击、围堵中国的经济产业链。


  从地缘政治来看,RCEP诞生象征全球经济重心东移,正式形成亚太、北美和欧洲三足鼎立等格局。


  RCEP没有美国参加,而中国占整个自贸区超过一半的GDP总量,在事实上将是中国主导的自贸区。除了中美博弈的宏大演绎,还有极其深远的尾部效应。


  其一,美方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将无功而返,日本当年的孤岛经济体在被美方攻击下无处着力、只有束手就擒,不同的是德国拉起的欧洲一体化经济网络就产生了足够的深度韧性,而今天的RCEP正是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开端,拥有15个国家、22亿人口(占全球将近30%)的市场、26.2万亿美元GDP(占全球约30%)和将近28%的全球贸易总额,巨大的体量和内力让外部压力消解无形。


  其二,这是第一份包含中、日、韩三国的自贸协议,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可谓曲线救国。中日韩早有规划打造三国自贸区,但是受到美国重重阻挠,日韩难以摆脱美国的军事占领和经济殖民,甚至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独立自主国家。三国自贸区只要开始谈判,必定爆发慰安妇、领土遗留问题等民众抗议浪潮而打断,甚至日本韩国主管谈判的官员一定会出各种意外,自杀或者车祸。借道RCEP让极其重要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初步形成,这是当前右翼的日本政府也乐观其成的大好事。


  其三,台湾地区未能加入RCEP,未来比较成本高企可能引发大规模产业外迁,孤岛之势只有一条出路,就是通向大陆。长期演进之下有利于祖国统一,但短期岛内经济低迷可能被某些势力操弄民意,甚至营造口水出位噱头拉踩大陆,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就好,宝岛移不走,统一可以预见是迟早的事。


  其四,印度尚未加入是审时度势的不得不为之举,制造业和农业极其脆弱,只能筑起经济壁垒自保,但是长期自闭将更加陷于低水平内卷而无力参与国际产业链。某种意义上,印度的谜之自信低落,朋友少了路难走。


  与RCEP进展同步的是,另一个夯实我国经济开放基础的重大战略是人民币的走出去,静悄悄的大战略正在扎实开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及中资银行在东盟 10 国实现了全覆盖。


  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逐步推广到亚洲的多个国家,根据《2021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共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超过 3.99 万亿元。某种意义上,中国的“人民币亚洲化”之势正在形成。


  2008年12月,中国央行和韩国签订了26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货币互换协议。2020年第四次续签,规模从3600亿提升至4000亿元,期限也从3年增至到5年。2018年亦与日本银行签署了300亿美元(约1255亿令吉)的人民币日圆互换协议,将于今年10月25日生效。


  2020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增长,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货币金融合作持续深化,我国与东盟初步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货币金融合作框架,人民币使用环境优化,人民币使用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老挝5国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老挝央行签署了本币合作协议。与印尼央行签署《关于建立促进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在本币结算框架(LCS)下开展合作,顺应市场和经济发展需求,便利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 4 国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及中资银行在东盟 10 国实现了全覆盖。人民币对新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柬埔寨瑞尔实现了直接交易,老挝央行在当地推出了人民币/基普直接交易。在上述有利条件的推动下,2020 年人民币在东盟使用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年我国与东盟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 4.15 万亿元,同比增长72.2%,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 14.6%,较 2019 年提高 2.4 个百分点。


  印尼等7个亚洲国家与人民币互换协议逐步演化为本币结算,陆续开始“人民币亚洲化”的最新发展,逐渐跳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限制。有媒体认为环亚货币体系正在形成,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将受挑战。由于美国频繁利用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对别国施加制裁,也导致其他国家开始寻求美元的替代方案。


  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面临内部和外部双重风险。法国外贸银行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艾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指出,虽然美元在短期内仍将维持全球最大储备货币的地位,但正面临内外两重风险。内部来看,疫情冲击下,美国通过货币和财政刺激促进经济复苏,债务规模攀升,风险在于未来美国经济增长是否足以偿付这些巨额债务。外部方面,主要风险是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推动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努力。


  从流动性状况、汇率风险和中国经济应对疫情的韧性等角度看,人民币已被视为避险资产。但相对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且发展较不均衡。总体看,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较为旺盛,却极少借入人民币贷款,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资产端,而非负债端。


  债券市场开放是中国近年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取得的最显著进展。《中央银行》指出,中国债券被纳入富时罗素等全球主要债券指数,有力地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需求。


  境外投资者积极配置人民币资产,证券投资等资本项下使用人民币成为人民币跨境收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保持在正常区间,人民币相对于主要可兑换货币有较高利差,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强。


  根据《2021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截至 2020 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 8.98 万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股票市值 3.41 万亿元,债券托管余额 3.33 万亿元,存款余额 1.28 万亿元,贷款余额 0.96 万亿元。 其中持有股票市值占 A 股总流通市值的 4.3%。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 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 10.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8%。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连通卓有成效。2020 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稳定运行,累计 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 220.49 万笔,金额 45.27 万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 17.0%和 33.4%;日均处理业务 8855 笔,金额 1818.15 亿元。截至 2020 年末,通过直 参和间参,CIPS 实际业务可触达全球 171 个国家和地区的 3300 多家法人银行机构,其中 1000 多家机构来自“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自上线至 2020 年末,CIPS 累计为各类参与者处理业务 751.35 万笔,金额 125.04 万亿元。


  CIPS的稳定和大规模运行为美国控制下的结算体系(SWIFT)的替代方案提供了中国开放系统的又一基石。


  RCEP和CIPS两大基石之上的开放中国,将保证中国的改革开放得到良好的地缘环境。